
★棒球的球審(裁判)可以勒令觀眾離場嗎?
昔日,某位日本職棒的美籍球審曾留下:「日本的職棒選手應該對球審多表敬意才是!」的感言後,隨即返美。確實地,日本的職棒令人覺得似乎過於輕視球審。
雖然我們常可見到因為好、壞球的判定下,總教練向球審抗議的場景;然根據規則的話,是規定著「總教練或選手不得向球審的裁判抗議」。
亦即,依照規則的話,一旦出現抗議時,球審當下是可以宣告要求其「離場!」。
美國大聯盟的裁判學校似乎有教導學員們,球審的使命就是球賽的裁定與維持球場內的秩序。亦即,即使是觀眾,如果發生對賽事有所障礙之騷動的話,亦可能被球審勒令離場呢!在日本或許不曾聽聞過,但是在美國卻曾發生過在賽事進行中,猛敲大鼓的球迷被勒令離場的事例呢!如果敲大鼓就會被勒令離場的話,那麼,日本的所有啦啦隊(応援団)就要全員離場囉!
順便一提的是,美國的俗話,稱三壘審為〝Ukulele Umpire〞;該語詞之源由乃是聯想到打往三壘的飛球較多下,三壘審經常跳躲飛球的姿態就像Ukulele似的緣故。事實上,Ukulele 就夏威夷話而言,確有「飛跳的蚤子﹝跳蚤﹞」之 意味哩!
★為何高爾夫球是以「碼」表示距離呢?
雖然時至今日應該可以不必再說明,在日本等多數國家多以使用公尺制,不過,高爾夫球方面卻都以碼為表記,進行所有的球賽事宜。為什麼呢?
公尺制乃法國於1795年所設定的,進而於1875年時,在巴黎所舉行的國際會議上簽署了公尺條約,隔年開始生效。當然,日本也於1886年加盟此一條約。
英國與美國也加盟此一條約,不過,英、美兩國至今仍然繼續使用碼制。
眾所周知,英國乃高爾夫球的發源地,至今亦成為高爾夫球的聖地。另外,世界上的〝高桿〞選手多出自美國。因此也就不得不遵照英、美兩國所使用的碼制了。
但是,遵照此兩國的幾乎只有日本、台灣而已。
不僅同屬英邦聯的澳洲與紐西蘭的高爾夫球場使用公尺制,歐洲各國與東南亞的高爾夫球場也幾乎一樣,採用公尺制。
★乒乓球(桌球)竟然曾是上流階層的娛樂哩!
一聽到乒乓球會令人想起什麼呢?溫泉街的旅館或奧運的畫面?
乒乓球雖然令人易興起是屬於庶民性的運動之印象,然回溯其起源的話,竟可以追溯到當初乃是法國貴族們當作娛樂而開始的呢!
13世紀中葉時,法國的貴族間盛行於地板上架網,彼此以手掌互拍布球遊玩;據說這就是現今的乒乓球之起源。
進入19世紀後,英國的上流階層間則流行於餐廳食堂的餐桌上架網,彼此手持上鋪皮革的拍子互拍橡皮球的所謂Table tennis﹝桌上網球﹞哩!
1898年英國的James give氏從美國帶回Celluloid﹝赛璐珞,明膠﹞製的球後,使得已過時好一陣子的桌上網球,因使用此種赛璐珞球而再度盛行起來。
由於球碰到球拍時的聲音「乒」,以及彈在桌上時的「乓」音之故,桌上網球逐被稱為ping pong﹝乒乓﹞;進入20世紀後,甚至大流行到舉辦『乒乓派對」的盛況哩!1926年更設立了國際桌球聯盟。
最後順便一提的是,「ping pong」乃是已登錄之商標,獲得該商標的是住在James give氏隔壁的James Jakes氏。
《本篇完》
3 則留言:
not bad.
im your favorite reader here!
Thank's
謝謝光臨!
今後もいらっしゃ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