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台灣人文景觀趴趴走系列

基隆河畔自行車道即景02

基隆河畔自行車道即景01

行天宮瀑布

築地百年老店

銀座步行者天國

金澤兼六園

草山竹仔湖AJISAI紫陽花

關渡大橋

南鯤身05

2011安平追響曲

天上至尊

天上至尊

探戈02

探戈01

【冥國百年忌】

【冥國百年忌】

228

228

猴C

猴B

猴A

<百年の絆>US印ステンレス製スプーン、生き帰られた台湾人旧ニッポン兵が語れなかった悔しい戦後記憶

旅路のヒトコマ

旅路のヒトコマ
紅樓百年風情

台灣南歌 -- 蔡振南 演唱【母親ㄟ名叫台灣】

東北向一直線的永恒祈祝

銀河鉄道の旅人のスナップ集

銀河鉄道の旅人のスナップ集
黃金神社の鳥居

ようこそ TAIWAN

★台湾 麗しい島国★



酒桶山法蝶

酒桶山夕陽

奥の細道(山形)

新社蓮園競艷系列

永恆(能登輪島の朝市)

醞釀

盤谷隱石

靜痕

桃源仙谷e鬱金香系列

大相撲桑

牛童戲牛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百年的牽絆!百年的折騰!


必讀好文!趕快點閱!歡迎轉貼!深綠?純綠です!
[koe]: 查某人的願望/呂美親(日本台灣留學生)「我的31歲」接力串寫參加作品
我的31歲」接力串寫
http://www.cwcmf. org.tw/joomla/ index.php? option=com_ content&task= section&id= 19&Itemid= 321
參加作品

查某人的願望
/呂美親(日本台灣留學生)

我阿媽(A-ma)31歲時,已成為阿公的妻子多年,為他生下好幾個孩子。精確一點來說,阿媽31歲前陸續生5個,31歲後再陸續生5個。我爸和細漢姑出生時,聽說都是正值花樣年華的大姑和二姑接生的。

我媽31歲時,我8歲,她才漸漸習慣叫她的「乾家」(ta-ke),就是我阿媽,叫「媽--a」(ma--a)。但,同是阿媽媳婦的大姆(大伯母)叫阿媽叫「阿母」(A-bo),二姆叫阿媽「卡將」(kha-tsiang);聽說,曾是阿祖的媳婦的阿媽則叫阿祖「阿娘」。

可能有人想問,那她們怎麼叫「乾官」(公公)呢?阿媽的叫法是「阿爹」;大姆的叫法是「阿爸」;二姆的叫法是「多桑」、我媽的叫法是「爸--a」。

而我,2009年7月23日之後,正式邁向31歲,短期內還不會有所謂的「婆婆」,也還沒認真想以後要叫我「乾家」什麼,但,其實近年為了跟我媽「sai-nai」(撒嬌),我都叫她「阿母」(A-bu);和大姆的叫法有點不同。

「阿娘」、「阿母」、「卡將」、「媽--a」?我常想這些「查某人」是怎麼「選擇」或「被選擇」對於父祖輩的稱謂?但其實這個問題,我還真是沒問我阿母(她「阿母」是客家人,她「阿爸」是阿美族):嫁去原住民部落或客家庄,要怎麼稱呼「乾家官」(公婆)啊?

將邁入31歲的我的生命,和阿媽、阿母比起來,應該可以算是具現代感的查某人吧。雖然,直到我阿媽還「知人」(還認得人)前,我都不敢跟她說我要念博士,否則她應該會帶著那個「豬毋肥、肥去狗」的哀怨去天上找我阿公。但,將邁入31歲的我,說真的一點都不現代。至少,聽到字正腔圓的「國語」時會過敏;至少現在講日語時,台語腔還是很重;至少,每天還是抓著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尾巴不放;耙著那些文獻史料,恨不得生做葉陶(楊逵怹某)的時代、恨不得生做黃晴美(黃文雄怹小妹)的時代。葉陶的31歲在反「阿本仔」,黃晴美的31歲在反「顧面桶」。我的31歲,連反抗一個語言霸權都很無力。

「毋識字」的我阿媽,年輕時沒把她那個時代的國語(日語)學好,一輩子做苦工;她晚年說著「蛇郎君」故事時,只剩我一個查某孫願意陪聽。「識字」的我阿母,年輕時曾否認自己是「番仔」的後代,不會說阿美族語也不會說客語,但講北京話時客家腔和原住民腔很重。而現今,大姆的越南媳婦還聽不懂她的台語,二姆則正在學她孫仔的北京話。

我家的「查某人」知足而認命,卻總不免令人感到幾絲荒涼。更寂寞的是,你看,上面的「母語」竟是如此破碎,僅僅成了孤單的語彙與斷裂的註腳。

我將31歲了,預計會在阿媽的殖民母國待個5年以上,可能會在日本結婚,也可能在這裡生囝。我的囡仔一定跟怹阿祖一樣、跟怹阿媽一樣,跟怹阿母我一樣,從小到大習慣講台語。我的囡仔會覺得很幸運能當我的囡仔,伊會學很多母語和外語;然後,完成我可能無法完成的工作:幫我上一代和我這一代被整個黨國機器與共犯結構們所扣上的福佬沙文主義的帽子脫掉,然後重新找回我阿媽時代的語言運動結合左翼實踐的優良傳統,再重構他媽這一代講的台語的進步性、現代性,以及最基本的存在價值。

我將31歲了,我識字,識阿媽31歲時的國字、識阿母31歲時的國字,更識她們兩代一直講著的語言、卻沒有機會習得的「文字」。我的31歲,北京話的霸權還沒被打破,但至少,我不曾讓我學不好日語的阿媽還要學我的北京話,也更不會讓我阿母順應我的年輕而跟我講北京話。我31歲了,即便是緊緊抓住上幾代的記憶不放,即便還很愛天真地唱著〈純情青春夢〉:「毋是阮毋肯等,時代已經無仝,查某人嘛有家治的願望。」;但總算知影家己有幾兩重,無法成為葉陶,無法成為黃晴美;只好一邊安靜撿拾著阿媽的蛇郎君和阿母的後山母語,然後一邊唱著〈惜別的海岸〉:

「不平靜的海湧聲,像阮不平靜的心情……啊,離別的情景浮在眼前,雖然一切攏是環境來造成,對你的感情也是無變,我也永遠,期待著,咱的幸福的前程。」

啊,即將邁入31歲的我,終究不會忘記小時候常唱的歌,那是江蕙的〈惜別的海岸〉。而不平靜地海湧聲竟猶如此清晰,那是阿媽在說「蛇郎君」時穿插的許多疊文:

「食食白米飯、汫汫(tsiann-tsiann)菜頭湯、鹹鹹鴨母蛋……」。那是蛇郎君最愛、卻被陷害的姑娘,化身作樹枝孤鳥之後的,不平之鳴。

於是,我就這樣細數著、細數著。而在那個細數、告別著阿媽與阿母青春的漫漫歲月裡,我找到身為查某人也可以有的願望。我彷彿預見阮囝31歲的時,因自信的以他流利的母語談著他的專業與生活,以他優雅的母語訴說他的「母親」的故事;他不會因為講母語而被指為「台客」,反而被海內外更多年輕人們崇拜、迷戀著。但萬一,真正不幸,伊彼代的台灣人無人聽有伊的語言、無欲講伊的語言;萬一……閣有一遍屠殺、閣欲一遍「變天」、有人夯槍拄伊,我知影我的囝,伊袂驚惶、袂投降;伊會徛挺挺、下性命用伊的語言講,我是「台灣人」(Tai-uan-lang)。

部落格:
荒蕪別坵穡 http://blog. roodo.com/ bichhi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